摩根富林明投顧:MSCI效應加持下,電子金融已躍升為雙主流,可留意跌深反彈之個股
2004/11/05 08:41:00


精實新聞 2004-11-05 08:28:02 記者 嚴依庭 報導

MSCI今明年兩階段調高台股權重下,外資在第三季財報公佈塵埃落定後,持續回補重量級權值股如台積電、聯電、兆豐金等,昨(4)日雖加權股價指數雖下跌2.12點,收5860.73點,但三大法人持續站在買方,外資大買108.38億,投信買13.26億,自營商買5.21億,合計共買超126.85億元。

由於MSCI月底持續調高台股投資限制因子,近期外資也在季報公佈結束後,自10月27日來外資大幅加碼台股,連續七天買超,加碼總金額達439.2億元,市場預估外資仍有50-100億元加碼空間,權值股也可望持續反彈。

摩根富林明全球α基金經理人戴慕浩表示,短線台股受惠於外資資金持續加碼,資金動能不虞匱乏,但市場仍有油價波動因素影響亞洲股市表現,但長線來看,目前油價對經濟影響相較於過去幾次戰爭期間仍偏低,因此,衝擊可望漸漸減輕,股市長線應會回歸基本面向上走勢。

此外,「JF怡富資產管理」認為,由於MSCI調高台股權重下,外資於8月開始買超台股至今共超過50億美元,且佈局標的由傳產股轉到金融股、再轉進電子股,若持續回補下,投資人可以留意大型權值股與跌深個股後市表現。

根據摩根富林明(原怡富)投顧統計),外資今年雖買超台股不若去年強勁,但截至目前為止,買超集中在最近三個多月,今年總買超金額至目前(11/4)為1856.4億元,而其中有1600億元是八月才開始回補,不僅如此,在油價回軟下,加上美國總統大選告一段落,且中國也宣佈升息後,長線來看,美元弱勢不變,亞洲貨幣升值機會增加,外資更加大佈局台股的動作,近七日來,連續買超台股達439億元,數字逼近10月外資總買超金額469.8億元台幣,且11月以來,僅四個交易日也已經買超達335.88億元,可見MSCI效應仍持續增溫中。

自八月中以來,外資回補大型權值股,由鋼鐵、航運類股開始,一路到金融、電子權值股,操作速度加快,且挑選標的皆為高股東權益報酬率或價值型防禦性個股,顯見短線市場投資氣氛仍偏保守。

不過,11月以來,外資回補大型電子股數目增加,包括晶圓雙雄、封測以及大型面板股都是外資青睞投資標的,前20名中有12檔電子股,一改過去前五名多為金融股的情勢,台積電近三日買超達16.9萬張以上,顯示法說會後利空出盡,且台積電將提高現金股利配發,已受市場認同,股價也有反彈表現,不僅站穩月線也創波段新高,對外資投資台灣大型權值股,具正面激勵作用。

此外,外資買超前20檔個股中,也有投信賣超的標的,包括兆豐金、華新、台泥、國泰金、華邦電、長榮航、台灣大皆在此列,獲利了結,與外資對作狀況明顯。

預期MSCI帶動部分資金行情下,市場可望持續獲得外資資金挹注,熱錢流入將對台股第四季行情,有激勵作用,然而,摩根富林明全球α基金經理人戴慕浩表示,目前市場變化快速,值得留意的是,過去的成長股像科技類股,現在股價淨值比低,掉到1、2倍左右,已成為價值股,而過去的價值股如傳產類股,卻因原物料大漲,成為今年股市中的成長股,因此,景氣循環與股市變化速度加快,投資人佈局時,應多留意各種產業相關訊息。

JF怡富資產管理表示,在MSCI調高台股權重的預期心理之下,電子權值股持續獲得買盤加持,今年來不少公司股價跌深幅度達30%以上,長線投資價值確實浮現,但短期來說,由於投資人對於風險意識與保障報酬率的要求提高下,觀察外資持續挑選的績優個股,將有助於未來投資佈局,JF怡富資產管理建議,投資仍應平衡、分散為原則,短線融資過高的個股則不宜搶進。


•相關基金:摩根全球創新成長基金-累積型(台幣)
•相關投信:摩根富林明投顧
•相關連結:戴慕浩
附註:
註1: 基金績效計算皆有考慮配息,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註2: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註3: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註4: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註5: 境內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註6: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註7: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