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7/25開募
2011/07/25 00:00:00


QE2結束後全球最關心的三大課題是全球經濟成長是否持續、歐債危機是否擴大、資金寬鬆政策是否轉向緊縮?而投資將何去何從?中國等開發中國家消費者的踴躍購買,抵消歐美筆電市場需求不振的衝擊,協助英特爾的晶片銷售維持不墜。APPLE公佈最新一季季報的營運數字可窺出端倪,來自於大中華地區-特別是中國銷售的巨幅成長是財報亮麗的主因,美國科技業大?皆不敢輕忽中國消費實力,在投資上,更不可錯失中國這個板塊。

日盛投信看好中國內需市場未來發展,將於7月25日開始募集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該檔基金主要聚焦投資在中國內需相關事業,投資區域除了香港掛牌的中國企業外,並追蹤全球中國掛牌企業,。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葉岦陞指出,該檔基金篩選營收或獲利50%以上,來自大陸地區及香港市場的中國內需相關產業及公司,作為核心持股配置,並以五大策略,掌握中國內需產業脈動。

葉岦陞指出,IMF預估,依購買力平價計算(PPP),2011-2016年,中國經濟規模將從11.2兆美元增至18.8兆美元,佔全球經濟比重達18%,超越美國的17.7%,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至2010中國人均GDP僅為4,200美元,僅為美國的10%,後續增長相當具有想像空間。

葉岦陞分析,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最新資料,6月零售銷售年成長率為17.7%,優於5月的16.9%,亦高於市場預期的17%,新興亞洲經濟仍在復甦期中,私人消費成長力道是最具潛力的投資題材,可望為內需股帶來長期利多。

葉岦陞說,2010年底外匯存底達2.84兆美元,全球第一。外資直接投資(FDI)持續飆升,2010年底已達1,050億美元。身為最大消費國,投資中國,不可忽略內需股。進入下半年,推估CPI受控可實現,中國股市買點訊號也逐漸浮現,建議可分批佈局中國相關概念基金。


•相關基金: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
•相關投信:日盛投信
附註:
註1: 基金績效計算皆有考慮配息,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註2: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註3: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註4: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註5: 境內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註6: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註7: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